韓國民主化歷史最重要的一環
市井小民的勇氣足以撼動政治 撼動世界
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택시운전사
上映日期:2017
類 型:劇情
片 長:2時17分
發行公司:車庫娛樂
導 演:張勳
演 員:宋康昊、湯瑪斯柯瑞奇曼(Thomas Kretschmann) 、柳海真、柳俊烈
(圖片取自www.naver.com)
改編自真人真事,故事時間設定在1950年5月的韓國光州,該國獨裁統治結束正值戒嚴,政權混亂之時,掌握權力的全斗煥發動政變,企圖用軍事鎮壓,但當地民眾為了抓住一線民主的生機,不惜上街抗議,造成多人死傷,成了後代所謂的"光州民主化運動(광주 민주화 운동)"或"光州事件",短短十天,影響了韓國民主發展。
被軍方壟斷所有對外的聯繫方式的光州,就連報章雜誌新聞,都不允許任何事情傳播出去。民眾的上街訴求,成了媒體口中的暴徒,軍方的無差別攻擊,成了自衛。包裹在糖衣下的血淚,政治黑幕是絕對無法碰觸的。而後,全斗煥上台,掌握了政權長達八年之久,光州事件的真相被政府掩蓋。在經歷多年的奮鬥下,該事件漸漸被浮上檯面,不少媒體作品以此為架構,讓世界重新看見為了民主而奮鬥的韓國。
藍眼目擊者,有人這麼稱呼他,威爾肯辛茲彼得,為德國駐日的新聞記者。不惜飛往韓國,更前進光州只為了拍攝下當時的畫面。透過計程車司機的協助,為少數成功進入光州的國外記者,記錄下珍貴的史實。雖然不起眼,卻是實實在在影響了韓國歷史的人物。
以不知名的計程車司機為主角,將光州事件的黑暗,輕輕卻深深地刻印在觀眾心中。
就事實來說,計程車司機的設定絕大部分是電影虛構的。更顯得片名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那種沒有姓名的默默無名的真摯。若以德國記者為主角,就少了情感上的交流,會單純像個紀錄片。
由韓國影帝宋康昊飾演計程車司機,為了償還債務與當一個好爸爸,形象樂天的他搶到一筆難得的好生意,國外旅客包車。戒嚴對民眾來說,只是夜晚需要乖乖待在家裡不能出門,做個好公民即可的時期。在劇情剛開始,大多著墨在計程車司機的家庭與介紹當年環境,對於沒有經歷過戒嚴的現代人來說,後面的恐怖畫面著實驚愕。
躲避軍方設下的重重路障,甚至撒謊也要闖進去的決心,計程車司機為了大筆的報酬只得勇敢向前。若說要你去送死,沒有一些誘惑還真的無法逼自己踏進棺材呢。
與司機的熱鬧家鄉不同,一踏入光州,截然不同的死寂空城,路上滿滿的抗議布條、噴漆,滿地的垃圾,拉下的鐵捲門與不存在的路人,計程車很突兀,卻也像是昭告眾人,特別的客人來了。
不從頭介紹韓國歷史的演變,開門見山地直接以光州事件為主角,軍方早已開始鎮壓,學生與工人們多數掛彩。沒有人可以重頭到尾見證歷史,等到一回神,才發現自己早已處在洪流中。所謂的歷史,是那些民眾的生活,是他們所真正經歷過的日子。
國外記者的出現,並沒有影響到歷史進展,單純作為紀錄,去拍攝,去看遍一切。野史是口頭相傳,歷史則是有實質的證據,透過記者的紀錄,走進人群,親身體會到滿溢出來的人民情感,就算語言不通,仍能了解到對方的誠意。
不把抗爭畫面從頭演到尾,劇情安排許多民眾協助記者,好好吃一頓飯,好好吵一架。統一演繹人民純樸的性格,讓劇情後面軍方的高壓殘暴更顯得不人道。
在此時,你會發現計程車司機真的很默默,明明是所謂的主角,卻總是急著顧自己的車、顧車上的客人,管它外面發生什麼事,活下去比較重要!愈是這樣的設定,愈有反差感。
隨著劇情推移,人民的死傷數量漸增,電影利用大量的煙霧與色彩安排,將民眾的視野遮蓋,讓敵人成功埋藏其中,隨便一個轉角,都能撞見生命的逝去與黑幕的真相。
為了存活司機單獨離開光州,才發現到光州的與世隔絕真實存在。政府的謊言與媒體的協助,悄然而生的道德感與後悔,正式在計程車司機的生命中發起光亮。協助記者逃出光州,將影帶帶出國,傳達給全世界,成為司機的最終目標。
對於戰事的拍攝,電影沒有特別著墨眾多暴力與不堪的畫面,卻實實在在地讓恐懼感蔓延。失去呼吸的城市恍若死城,人民的痛苦悲鳴,隨著一幕幕的特寫,帶來深刻的疼痛。
人,是這部電影中最重要的主角。
站在不同的立場而有不同的行為,為了民主自由而抵抗的光州市民,為了媒體自由而舉起相機的記者,為了遵從任務而開槍的軍人,為了龐大利益職權而發動政變的政治家......以及不起眼穿梭於大街小巷載傷者的計程車司機。
是的,到最後有點浮誇,劇情有點歪掉。像夢一場的大混亂,強硬地將計程車司機們的存在實行到最後,讓光州民眾所經歷的諸多故事,都仰賴這些司機,一種造神運動的概念,讓人有些莫名。
保護家庭的概念也默默地堆砌計程車司機一角的形象,為了家人而不顧一切,去工作、去浴血奮戰、去低聲下氣......。近幾年也算是看了不少韓國票房極佳的電影,感到很可惜的是當主角是男性(父親更好),就會有固定的模式劇本,麻痺了觀眾情感。
就當是認識了韓國民主化很重要的一段歷史吧!網路上找到德國記者本人年輕時的照片,對比劇中演員,還原得很細緻呢!
留言列表